
和這本書的相遇,正巧是因為前陣子因為疫情突然大爆發,公司也因此開啟了遠端工作模式,一做就持續了兩三個月之久,我也有幸在這段時間感受到了在家工作的輕鬆感與自由度,以及遠端協做的工作型態,因此開始尋找在家工作相關資訊分享,希望能從中找到更多可嘗試的機會,也因此搜尋到了《在家工作》這本書。
正因為對於「在家工作」有了進一步的體驗之後,漸漸地,我越來越喜歡這樣的工作模式,因為在家工作,不僅可省下了大量的交通時間,還能擁有更彈性的個人時間,且在不受旁人打擾之下,工作效率也提升了不少;然而同樣地,也有其他同事抱怨,在家工作之後感覺隨時都在工作,好像沒有了下班時間,有時候也容易受到家裡其他噪音干擾而容易分心,因此,能否在家舒適地工作,也不是件很簡單的事情。

《在家工作》這本書的內容,顧名思義便是圍繞著在家裡工作的這件事情,從遠距工作的形成原因以及各國之間遠距工作的差異開始說起,再來分享如何能夠做好在家工作這件事情,最後便是分享一些在家工作時應具備的自律工作技巧,以及分享各種不同的遠端工作型態。在看完這本書之後,也讓我對於這樣一個正夯起的工作模式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因此本篇閱讀筆記便是我從書中選了三個比較有共鳴的篇章來做分享。
建立專屬的儀式感
關於儀式感,我想應該不只是在家工作時需要,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需要一點儀式感,來幫助我們在不同狀態中做切換,而這些所謂的儀式感可大可小,有時候甚至只是一件日常天天都在做的小事情而已,對我來說,開啟一天工作之前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好好吃完早餐,每當我吃完早餐獲得滿足感之後,便知道自己接下來就是要好好投入工作當中。

在家工作vs數位遊牧民族
看到這個標題的當下,我的腦中又浮現出了這樣令人憧憬的生活型態,而這兩種工遠端工作概念其實是一樣的,差別只是在於一個喜歡窩在自己的家裡或固定的咖啡廳靜靜辦公,另一個則是以四海為家喜歡到處旅遊探險並一邊工作,不管那一種,都是不受地點限制且完全擁有自我時間掌控權的遠端工作型態。
如何實現遠端工作的關鍵因素? 作者回答的答案是「個人品牌」和「社群行銷」。
看開世俗職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在家工作
兩條路各有各的風景,最怕是走在這條路上,卻老想著另一邊的好風光。
作者分享自己開始一人公司之後,中間也曾經有過大公司的邀約,以極優渥的待遇希望能聘請他做為公司新事業體的領導,「大公司的專業經理人」與「小公司的負責人」兩種截然不同的職稱,若是你會如何選擇呢?
最後作者以自己所嚮往的生活,確定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麼樣子,再來評估這兩種工作哪一份更為接近。
前陣子剛好在換工作的我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在經過幾次工作面試後,拿到了一個接近自己理想生活的工作offer,但後來又意外地收到了一份大公司的錄取通知,面對兩者的抉擇,一開始確實會因為大公司的光環誘惑,當下一頭熱地充滿各種對未來美好職崖發展的各種想像,但當我冷靜下來好好思考一翻,除了問問自己哪一個工作更符合自己的期待,也問問自己是否喜歡這樣的工作內容,然而,最關鍵的一個問題是,哪一個選擇能夠讓我更接近自己的理想生活呢? 以始為終的思考方式,真的很管用,但我也知道在前進的道路上會有許許多多的誘惑與岔路出現,沒關係,那就再問自己一次,然後,不管你做的是哪一種決定,只要相信自己的決定便是最好的決定,這樣就夠了。

《在家工作》讀後小結
在家工做這本書很容易閱讀,一下子就看完了,主要是以作者徐豫分享自己的經驗為主,並不是教你從0開始成為在家工作者的實踐方法或步驟,但裡面有很多「在家工作」或是「自雇者/一人公司」需要學會的經營小技巧,我覺得還蠻實用的,對於目前如果已經是在家工作的你,有一些在家工作的困擾的話,或許翻翻這本書會得到你想要的解答唷。
💛好書推薦
《協槓青年》除了職稱,你還有沒有比名片更亮眼的故事?
《從負債2000萬到心想事成的每一天》5個實現願望的口頭禪
體驗設計 創意思考術:這些遊戲為什麼會讓你停不下來?